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
消毒玻璃杯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酸奶的纯净度,防止杂菌的污染。 如果使用的是成品奶盒装的牛奶,通常不需要再进行煮沸消毒,因为生产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消毒处理。
消毒是为了杀灭那些自然存在的杂菌,那些杂菌可能会牛奶变坏。所以必需要对器具进行消毒。牛奶如果是使用成品奶盒装奶就不需要再煮沸消毒。
制作自制酸奶的步骤十分简单,首先需要实现用锅将鲜牛奶煮沸5分钟进行灭菌处理,这样可以有效杀死牛奶中的细菌,保证酸奶的品质。接下来,在牛奶冷却到约40℃时,将优质酸牛奶按量倒入已冷却的牛奶中,并充分搅拌,确保酸牛奶与鲜牛奶充分融合。
消毒杯子:先把要装酸奶的玻璃杯用开水泡一泡,消消毒,这样酸奶住进去才安全哦!混合牛奶和菌粉:把常温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碗里,然后撒上菌粉,用小勺子搅啊搅,直到它们完全融合在一起。
牛奶加工中灭菌环节的原理是什么?
接着,通过巴氏杀菌法或超高温灭菌法,确保牛奶达到安全饮用标准。在加工过程中,牛奶还会被调整成分,如添加维生素和钙,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。随后,牛奶会进入灌装环节,采用无菌包装技术,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。在此过程中,牛奶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,以保持其营养价值和口感。
第三步:核心—杀菌 过预处理的牛奶,已经没有了杂质,但依旧“菌物”缠身。杀菌,是牛奶加工环节中重要的一步,经过了这一关的考验,牛奶才算真正得到了由外至内的“净化”。常见的牛奶杀菌方式主要有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瞬时灭菌处理(UHT)两种,通常来说,UHT对细菌的消灭更为彻底,因此保存时间更长。
消毒鲜奶:消毒鲜奶是采用巴氏消毒(63℃,30min.或75~90℃,15~16sec.)制成的液态奶制品,需要冷藏保存。灭菌奶:超高温奶是经过高温瞬时灭菌(120~140℃,1~2sec.)而成,可在常温下储藏30~40天。传统灭菌奶是长时间高温杀菌制成的液态奶制品,可以在常温下保存6个月以上。
安全性高:由于采用的是低温杀菌,这种方法比传统的高温杀菌更安全,因为高温可能会导致一些化学反应或物质变化,而低温可以减少这些风险。应用广泛:巴氏灭菌法不仅在牛奶加工中被广泛应用,还用于其他食品的生产过程中,如果汁、啤酒、葡萄酒等。
巴氏杀菌,即低温消毒,就是利用较低的温度(一般在60~82℃)在一定时间内,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,达到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目的。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。这是法国生物学家路易·巴斯德于1862年发明的消毒方法,主要用于牛奶上,杀灭牛奶里含有的病菌。
从而达到灭菌效果。用YM7601型微波炉只需60秒钟就能杀死食品中192万个大肠杆菌。3)臭氧发生器消毒 臭氧(O3)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,能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与核酸。O3也是一种暂态物质,常温下能自然分解,还原成氧。其灭菌原理实际上和紫外线消毒极相似。
牛奶是如何生产的?
1、牛奶,是较古老的天然乳制品之一。牛乳及其制品是膳食中蛋白质、钙、磷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。消毒鲜奶和灭菌奶中蛋白质、乳糖、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基本上与原料乳相同,仅B族维生素有少量损失。消毒鲜奶:采用巴氏消毒制成的液态奶制品,需要冷藏保存。
2、牛奶的生产过程涉及奶牛作为原材料的提供,随后牛奶被收集并迅速冷却以抑制微生物生长,延长其保质期。 冷却后的牛奶通常被迅速送往工厂,经历过滤、净化、冷却、均质化、杀菌和包装等工艺流程,最终成为市场上销售的消毒牛奶。 为了确保安全,牛奶在上市前必须经过杀菌处理。
3、挤奶:工作人员采用专业设备对奶牛进行挤奶,确保牛奶在挤出后迅速降至约3摄氏度,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。运输:新鲜牛奶在挤出后2小时内被运输到工厂,整个过程确保牛奶始终处于冷却状态。检测:到达工厂后,牛奶会接受严格的检测,主要包括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关键指标的测定。